男,博士,研究員,中國工程院院士。1968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,籍貫安徽壽縣,小學和中學就讀于安徽省繁昌縣,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,隨后進入中科院計算所攻讀碩士學位,1992年碩士畢業后留所工作,1995年攻讀在職博士,1999年獲工學博士學位。1997年至2000年先后擔任計算所智能中心研發部副主任、主任,2000年至2005年任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, 2005年至2009年先后擔任計算所系統結構研究部主任、計算機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,計算所副總工程師(兼),所長助理(兼)等職務,2009年7月起任中科院計算所常務副所長,2011年7月起任中科院計算所所長,2011年10月起任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。2019年11月22日,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。
孫凝暉參加了曙光一號并行計算機、曙光1000大規模并行機的研制,領導了曙光2000-I、曙光2000-II超級服務器、曙光3000超級服務器、曙光4000超級服務器、曙光5000A高效能計算機、曙光6000高性能計算機的研制,擔任了曙光7000國產安全可控先進計算系統的體系結構總設計師。孫凝暉院士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。他開辟了我國用機群架構研制高性能計算機的新方向,系統建立了高通量計算基礎理論,機群訪存的技術體系;他牽頭研制了三代曙光系列高性能計算機,在石油勘探等國家關鍵行業打破國外廠商壟斷,并推動高性能計算機進入眾多行業,得到廣泛應用。多次獲得國家和科學院科技進步獎,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,2001、2003、2006、2013年四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(排名第一),2005年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,2006年獲得“中國青年科技獎”和“中國十大杰出青年”榮譽稱號。
孫凝暉院士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和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究,發表論文100多篇,現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,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,計算機學報主編,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領域編委,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編委。
|